第九百三十八章:上京事毕 (第2/3页)
,这些人不敢硬闯,只能聚集在长白山周围,意在守株待兔。殊不知,副宗主早已金蝉脱壳。”洪寺蔑笑道,“从位置上看,长白山在东边,漠河在西北,根本是南辕北辙。洪某拙见,只要副宗主和大小姐低调行事,料想不会遇到什么麻烦。”</br> “他们一直守在长白山周围也不是办法。”柳寻衣担忧道,“虎穴龙潭虽是江湖禁地,但并非绝对安全。万一那些人狗急跳墙,联合起来攻入虎穴龙潭……后果不堪设想。”</br> “我有一策!”洵溱思忖道,“待我们离开沈州,可以让袁舵主和武当‘亲近’一下,再和黄、梅二位前辈合演一出好戏。由袁舵主出面,引武当弟子进入虎穴龙潭,让他们知道柳寻衣根本不在那里,并让黄、梅二位前辈一口咬定从未见过柳寻衣。如此一来,由武当弟子出面作证,中原各派必定深信不疑,不会再继续守着长白山徒做无用之功。一者,可以平息虎穴龙潭的危机,守住黄、梅二位前辈的声誉。二者,可以让袁舵主借机攀上武当,为他进入中原铺路。”</br> “武当弟子和中原各派岂会相信?”柳寻衣眉头紧锁,顾虑重重,“万一他们一口咬定我曾在虎穴龙潭治伤,那……”</br> “也许相信,也许不信,并不重要。”洵溱满不在乎地说道,“重要的是,虎穴龙潭没有柳寻衣,他们找不到如山铁证,纵使一千个、一万个不相信又能如何?”</br> “万一他们怀疑袁舵主和我们串通一气……”</br> “那时的我们早已北上漠河,他们根本找不到袁孝和我们串通的证据。更何况,在东北真正见过我们的人只有崆峒弟子和金剑坞的姬侯、扶隐。除他们之外,其他人都是道听途说,根本不是亲眼所见。”洵溱慢条斯理地分析,“就算是崆峒派和金剑坞,与我们也只是偶遇,并不知道我们的最终目标究竟是哪儿?至于虎穴龙潭……不过是他们依据你的伤势,以及潘姑娘和桃花婆婆的师徒关系做出的猜测。所谓‘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’,只要你不落在他们手里,一切猜测都是枉然。”</br> “这……”</br> “还有,外人根本不知道上京四府与少秦王的关系,更猜不到袁孝他们会冒险帮我们暗度陈仓。”</br> “有道理!”柳寻衣踌躇再三,终于笃定心思,重重点头,“一切依你所言。”</br> “副宗主和大小姐打算何时动身前往漠河?”</br> “此事宜早不宜迟,我意……明日启程。”</br> “我同意!”对于洵溱的提议,早已迫不及待见到苏禾的柳寻衣欣然允诺。</br> “我们走后,你们依计行事。该交代的交代、该安排的安排,袁霆是你们的晚辈,因此在他面前你们不必藏着掖着。”洵溱道,“待你们将上京四府的事告一段落,便陆续前往中原,等我们南下再做进一步打算。”</br> “大小姐放心,洪某知道该怎么做。”</br> “时机成熟,我会派人通知你们下一步动作。”洵溱一字一句地说道,“在此之前,你们千万、千万、千万不要轻举妄动,凡事都要夹着尾巴做人。”</br> “明白!”</br> 见洪寺一本正经地洗耳恭听,洵溱忽然自嘲一笑,似乎在埋怨自己太过唠叨,故而话锋一转,又道:“你们都是在江湖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手,昔日能在东北闯出一番名堂,明日必能在中原混的风生水起。”</br> “借大小姐吉言,洪某必竭力而为!”</br> “你们留在东北时日无多,快快回家早作安顿。”</br> “副宗主所言极是,洪某先行告退。”</br> “我送你出去!”</br> 伴随着一阵临别寒暄,柳寻衣亲自将洪寺送出庭院。</br> 然而,当他欲转身回房时,黑暗中突然传来一道清冷的疑问:“洵溱究竟将谁当成自己人?”</br> “嘶!”</br> 闻听此言,柳寻衣不禁暗吃一惊。循声而望,但见面无表情的唐阿富自黑暗中缓缓走出。</br>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