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5章 铤而走险 (第2/3页)

加入书签

一只鸡或鸭,也要卖六七百钱,鸡蛋六文钱一个,鸭蛋八文钱一个。

最差的粗盐,也卖到三十多文一斤,好点的盐卖百文一斤。

植物油,如胡麻油、大麻子油、荏子油、菜子油、红蓝油等,价格从二百多钱一斤到百来钱一斤,比猪油羊油贵不少。

现在的物价,简直跟疯了一样。

像罗三家,平时连盐都吃不起了,更别说油,一天两顿小米粥,稀的照出人影,掺野菜吃,平时摸点鱼虾田螺捉点青蛙一起煮都算有荤了。

可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已经挺满意了,

起码不用背井离乡逃荒,逃荒才是真正的惨,罗三当初逃荒,妻子病死半路,大女儿卖了,小儿子饿死,逃荒路上,到处都有饿死的人,那种绝望,人都麻木了。

傍晚,

李逸又煮了半斗小米,特意请罗三还有村里几位保长,以及同保的几个邻居一起吃饭,他们先前也帮忙做了见证人。

大唐四户为邻,五户一保,百户为里,五里一乡。

每个自然村里,本户跟周边四户为邻居,共同组成一个保,保有保长。这一保五户,是深度绑定的,

邻里起火,应告不告,应救不救,都要治罪。邻里被强盗及杀人,告而不救,杖一百,救不了,也得迅速报官,不报告也要以不救助论,当告不告,杖六十。邻里要出县,得到衙门办过所,同保都要画押担保,出了事连带责任。

最重要一条,

若是保内有人逃亡,邻保还有责任追查和抓捕,三年内若不能查访追捕的,弃籍逃户的赋役,则由邻保摊逃。

这一保五户,真正的利益相连。

远亲都不如近邻。

晚饭倒也简单,煮了半斗小米,煮成干点的稀饭,这样就能煮出六七十碗来。

再煮一大锅蕹菜,一锅杂鱼小虾汤,加上卖豆腐的梁三送的一些豆腐渣,拌小葱煮了一锅。

都是简单的菜,可李逸偷偷的放了秘密调料,细盐、鸡精、生抽老抽、胡椒粉、料酒等,

这小味挠一下的就上来了。

对于整天稀粥配野菜,吃淡食的村民们,这顿饭吃的眼泪都快下来了。

大家对这个曾经看着长大,时隔六年才回来就还俗的年轻人,都是非常的赞许,

都觉得李逸这人大方,能处。

有好几户村民,甚至主动的提出想把女儿嫁给李逸,比如卖豆腐的罗二老汉,就说他女儿三娘今年十六,家里家外干活都是一把好手,愿意嫁给李逸,也不要什么彩礼,那头黄牛意思下就行了。

李逸一一婉拒了,说现在还没心思考虑这些。

现在手里有十一两黄金,李逸想来想去,觉得还是先把无极观修一修,那东西两院年久失修,但基础还在。

先把东院修一修,三间正房把屋顶换上,墙加固下就能住,厦屋则要重新起墙架梁。

但他问了罗二罗三,都说也就是买些木头,这些现在都不值钱,买旧屋的木头,更是现成就能用的,既便宜还不用等阴干。

其余的人工钱也便宜,请工匠师傅,一天一斗小米也够了,其余大工,一人一天半斗小米就行。

而剩下的帮工,喊村里邻居们帮忙,一天管一顿饭就行。

修复东院,三间上房,东西两侧各三间厦屋,基本上就足够满足生活所需了,主要开销就是木料,然后是工匠师傅的工钱,还有就是师傅和帮工们的伙食。

南北倒座房、耳房这些都暂时没必要弄,可以考虑打口水井。

其实罗三觉得,还不如直接清理一下崖坡,修复或是重挖几口土窑洞,有钱可以用石头做个门窗接口,既实用也节省,住的还比较舒适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