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61章 三十六座铸钱炉 (第2/3页)

加入书签

“还有,被你杀死的张五,圣人特赐他七品宣惠尉,并命有司以六品官葬礼将他安葬,还抚恤其妻小。”

说完,他转身离开,再不理这个落水狗。

嶲州至长安说三千里,其实只是大概,蜀道难,曲折迂转,真正算起来,嶲州,也就是后世的西昌,此时道路,至长安最少也有四千多里。

一个月内赶到,韦挺不死也得再丢半条命。

对于皇帝只是将韦挺贬官,而不是更重的惩罚,李逸其实也料到了。毕竟京兆韦氏名门,张五却仅是个投降的通匪小民。

李逸跟随着秦琼罗士信来到行宫后苑,

罗士信一斧劈开了木门,一股铜臭味扑面而来。

“这是铸钱作坊,山贼在这里开炉私铸。”秦琼在旁边解释。

李逸进入这家简易的作坊,炉子已经熄灭,私铸的工匠也已经进了俘虏营,只留下遍地的铜铅锡等材料。

进入库房,

更是遍地堆积的私钱,用麻绳一串串的串起。

李逸提起一串,感觉份量不轻。

再看钱币样式成色,仿的是开皇五铢,民间俗称的肉好。

开皇五铢,外圆内方,肉好本意,中间的孔是好,边是肉。当年隋文帝统一南北,禁止南北朝时所发行的劣币,重铸五铢钱,此钱背面肉好,皆有周郭,千钱重四斤二两。

是民间公认的好钱。

程咬金押来几个人,是这作坊里原来的山贼管事和匠头。

“你们仿铸的是肉好?”

工匠说他们是严格按照隋五铢肉好铸造,千钱重四斤二两,用的铜也是丝毫不少,铜成色八成五,锡铅较少,

外廓甚阔,面无穿廓。

李逸看着手中那枚铜钱上的五铢二字,和旧版一元菊币一样大小,但重量感觉也就只有一元币的一半左右。

挺轻薄的铜钱,

可那些匠人却都很自豪,原来这些家伙竟然是前朝铸钱监的工匠,人家以前就是专门铸官钱的,甚至还是子承父业,世代干这行的,他们现在基本就是按照原来的那套工艺在铸钱。

甚至还说到大业天子继位后,钱越铸越薄,铅锡越掺越多,被百姓称为白钱,他们就不屑铸那种钱,完全就是按照开皇肉好钱铸造。

这个说法让李逸有些疑惑。

铸私钱,那不应当是多掺便宜的铅锡料少用贵的铜料,甚至铸造的轻,这样利润才大吗?

“天下大乱,私铸的恶钱泛滥,我们铸好钱,更好用。”那位管事说道:“其实就算按开皇五铢铸肉好,也一样有不少利。而且山寨拿这些钱出去,不管是买粮买铁料买马等,都很好用。”

说着,他带李逸来到另一间库房,里面就堆着许多劣钱。

“这些都是私铸恶钱,有鹅眼、铁锡、古文、线环等,你看这些钱有多恶。”

李逸一一查看这些私钱,管事说这都是外面收回来的,拿回来毁了重铸。所谓鹅眼,就是民间私铸的劣质特小型五铢钱,小到跟鹅眼一样大了。铁锡则是只用铁和锡铅为材料铸成的,不含铜或只含极少铜。

古文,其实就是唐以前从汉到魏晋南北朝的那些各朝代钱。

至于线环指的是钱体整体呈圆形圆孔的钱,形似小铜环,超轻。

另外还有一些恶钱,如杨广官方发布的五铢,因为不断减轻铜料,增加铅锡,故发白,称白钱。而一些小作坊私铸时窑炉燃烧风、火不均造成钱币成色各异,称为偏炉钱,

铸币时钱郭或钱文上有突出棱线的称为棱线。

如今市面上大量劣钱充斥,

都是各地小作坊私铸的,

开皇五铢肉好这样的好钱,市面上少见,劣币驱逐良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