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71章 金身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第271章 金身

“李逸了七百万钱,刚买下胜业坊西北隅原虞世基的宅子,”

靖善坊内,占据一坊之地的皇家寺庙大兴善寺内,万年不良帅赵昶向坐在上首的钱九陇禀报着。

钱九陇一袭白衣认真的听着,这位四十多岁,虽然在几天前刚晋升为左监门将军了,但仍还充当着皇帝耳目,暗里监察百官。李逸是皇帝亲自交待过,要多关注的人。

“工部令史王义,愿意帮李逸以四百万钱就拿下那宅院带球场,条件是李逸再给他一百五十万钱,总共五百五十万钱就能拿下原价七百万的宅园、球场,但李逸拒绝了,甚至说他不缺钱。”

钱九陇微微一笑。

有点让他小惊讶,但又不那么惊讶。

“这小子确实不缺钱,过年的时候,杜淹儿子行刺他,事后圣人把杜淹母子的产业都没官转赐李逸,据说价值过千万。他又有不少作坊,听说也挺赚钱的。

他先前还卖金薯祥瑞,一颗卖十五两黄金,都卖了几百两黄金了,”

赵昶在万年县坊间被称为活阎罗,手下统领着一群不良人,在捕贼揖拿,尤其是刑侦审讯这块独有手段。

可在这位曾经的天子家奴,如今的金紫光禄大夫、左监门将军面前,赵昶却恭敬温驯的如同一条狗。

“宁肯多一百五十万钱,还真是任性。”脸上一条长疤的赵昶道,他想起去年初见李逸时,是他来万年县衙报案,他村里的一家人失踪,当时李逸还给了他一两黄金,是个大方的。

只是想不到,如今大方到一百五十万钱都看不上了。

“那是他聪明,你以为他如此年轻,一年时间不到,就能一路晋升为银青光禄大夫、浅水县开国公,真是运气好?这个年轻人,做事滴水不漏呢。”

“你把那个王义好好调查一下,胆子不小,张口就敢拿一百五十万,真不怕噎死。”

赵昶笑笑:“王义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工部令史,流外吏而已,他哪有这么大胆,不过是给人出面,这一百五十万,要分的人很多。”

“那是你的事,好好查清楚。”

钱九陇说完,便起身离开。

漫步大兴善寺内,红墙之外,是京师繁华,红墙之内,则是佛音袅袅,晨钟暮鼓。

不过钱九陇却很清楚,这里并非表面上看到的佛家圣地这么简单。

大兴善寺的历史可追溯到晋武帝时,距今都有五百年了,隋文帝营建大兴城,在九五高岗之地,朱雀门大街旁,特置大兴善寺和玄都观,大兴善寺便是原遵善寺移来改名,

开皇年间,许多天竺名僧抵达长安,在此译经传法,到如今,这里已经成为密宗祖庭。

隋灭唐兴,

大兴善寺依然是山门宏伟宛如城楼,整个寺庙占地广阔,独占五百多亩地,僧舍千间。

钱九陇也还很清楚,大兴善寺不仅是寺庙占地广、僧侣数量多,而且他们的净人、佃户也多,田地、作坊无数,更是长安最大的放贷者。

皇帝今日来寺中拜佛,

此时在舍利塔前,这座六边五层的砖塔,每层每面都设有佛龛。

钱九陇来到皇帝身边,陪着皇帝逛了一圈。

中午就在寺中吃斋饭素席。

素鸡、腐竹、豆腐、野菜,菜很清淡。

钱九陇在席间,把李逸七百万买宅子的事禀报。

皇帝夹起一块腐竹吃的很满意,“这小子现在做出什么事来,我都不觉得惊讶了,小小年纪,倒还真有定力,一百五十万钱的便宜,也不肯占,让他做铸钱使,铸造新钱,我倒是更放心了。”

“臣已经派人去查那工部官吏了。”

李渊点头,又夹了一筷子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