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0章 李元吉 (第1/4页)
第300章 李元吉
浩州城下的敌军,现在大概是刘季真军还有两万,其中还有千多伤兵。
寻相军约五千,张万岁又率五千来援,另有突厥骑兵两千。但是刘武周二将的这一万人,按刘六儿所说,其中从代北南下的仅有三千左右,其余是南下后新招募或强拉的壮丁。
纸面上浩州城下,现在还有三万二敌军。
可精锐者也就几千。
甚至那两千突厥骑兵,其实也是只有几百精骑,剩下的是打草谷的子弟。
李逸两万人增援,浩州城里有李仲文先前增援的三千人,刘瞻的州兵、团练,以及新招的兵,加起来也有五千。
这么算下来,
两万八对三万二。
李逸这边少四千,但他还有一座浩州大城,附近还有永安堡,甚至孝义城都还在唐军手里。
优势在我。
更何况,敌人缺粮。
刘武周一入侵,李元吉就在太原下令各地,坚壁清野,把粮草都往城池、堡垒中运,敌军无法完全就敌于粮,得从后方运粮。
先前刘季真从石州运了五千石粮来,还被姬思恭于筠给劫了。
没有粮草,军心不稳啊。
并州,
太原城。
太原是李唐龙兴之地,更是北方边防要镇。
其城由东、中、西三城组成,是有名的连环城,外城墙周长达二十七里,城高四丈。
城西隅的晋阳宫,既是行宫,也是战争堡垒,行宫中有粮仓、兵甲库,能够长期坚守。
当初李渊起兵之时,裴寂为晋阳宫监,就把隋朝储备在此的九万石粮草、五万段杂彩,还有四十万领甲胄进献给李渊。那可是隋朝多年储备的边防军事物资,被他慨他人之慷一下子全搂给李渊了,也奠定了裴寂在大唐第一大臣的位置。
太原在大业朝,那是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天下第三大城。
李渊入主长安后,也是让亲生的嫡四子李元吉坐镇太原,而安排给他辅佐的几人也个个来头不少。
总管府长史窦诞,是李渊女婿,也是太常卿。司马刘德威,原是隋将裴仁基部将后投李密,再随李密归唐。以左武侯将军职,兼并州总管府司马。
皇帝还嫌不够,又派出了太原元谋功臣中的卫尉少卿刘政会,都水监赵文恪一同到太原辅佐。
而太原东阻太行、常山,西有蒙山,南有霍太山、高壁岭,北扼东陉、西陉关,是以谓之四塞也。
古今必争之地,太原还扼守交通要道。
这样的龙兴之地,
李渊还给元吉留了数万精兵,和可支十年的粮食。
河东地区,本身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,还有丰富的盐产,又靠近突厥,马驼等贸易也便利。
河东是表里山河,
太原城则是金城汤池,天府之国。
也正是因为这么好的条件,李世民李逸等多次上书,说刘武周要引突厥人打过来了,要入侵河东,要攻太原。
从裴寂再到李渊,都没怎么在意。
常理来说,太原固若金汤,城高粮足兵也多。
事实上,这次刘武周一开始只有两万人打过来,突厥也只派了一万人,开始还只是战场旁观。
按理说,李元吉虽不懂军事,但他手底下可是好几个开国元勋。
可偏偏现在形势却坏透了。
并州总管府正堂,堂上铜鉴里盛着冰块冒着白汽,堂内悬挂着一副河东山川形胜图,堂中间还有一副河东沙盘。
司马刘德威起身,声音低沉:“刚传回来的消息,阳曲县城也失守了。”
宇文歆眉头紧皱,拧成了一个川字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