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05章 李逸的功绩,够不够封国公? (第1/4页)

加入书签

第305章 李逸的功绩,够不够封国公?

长安。

天热,皇帝最近一直在长乐宫中避暑。

皇帝李渊最近心情起伏很大,尤其是河东的加急驿信没停过。好坏皆有,今天太原总管府急报,又丢失了城池一座,等过两天吕州总管府又上报说招降敌军数千众。

这个炎热七月里,

并州总管府前后丢失了九座城,太原周边的城池都快丢光了。

而吕州总管府却是捷报频传,招降稽胡刘六儿部七千,夺回贾胡堡,俘虏黄子英五千部,解救先前被俘的五千唐军,解浩州之围,招降石州刘季真,收复浩州文水城。

河东的这两个总管府,

一个尽是坏消息,一个全是好消息,两总管都是十七岁,

李渊有时心想,这亲生的怎么还不如一个附籍宗正的。

八月初一,皇帝回到长安太极宫。

朔日早朝,

在京九品以上职官,都前往太极宫参加朝会。

李渊接受群臣朝拜。

一套流程过后,皇帝招手。

内侍捧出鎏金紫檀木盒,里面放着黄绫诏书。

内史通事舍人上前取出诏书,金殿宣诏。

刘季真赐国姓,封彭城郡王,授上柱国,右翊卫大将军,拜石州总管。

刘六儿赐国姓,封楼烦郡公,授柱国,左武侯卫将军,拜岚州总管。

听到皇帝又封了一位异姓王,殿上的紫绯大臣们倒也不是太惊讶了。

毕竟算来这已经是皇帝封的第四位异姓王了,第一位当是河西凉帝李轨,皇帝封他凉王、凉州总管,然后又作死出兵攻大唐边州,最后被擒来长安处死了。

然后第二位是曾经的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,皇帝封他归义郡王。

第三位是楚帝朱粲,封他楚王,他却把皇帝派去的使者烹了吃,现在只好投奔王世充,好好的楚王不当,去当左龙骧将军。

刘季真是第四位异姓王。

但有那前三位榜样在,朝廷没有哪个真把这什么异姓王当回事。

就算赐国姓,刘季真也不是头一个,黎阳总管徐世绩父子也赐国姓。

李孝常还列属籍封义安王呢。

但也有人看不明白,

有个姓韦的监察御史出列,

“启禀陛下,臣以为离石胡刘季真刘六儿反复无常,绝不可轻信。他们父子此前举兵叛乱,作乱三年,刚归降不满一年,结果又杀刺史夺州城叛乱,此等行为如何能够纵容。

臣还要弹劾李逸,不为朝廷讨伐叛逆,反而为他们请封,定是私通叛胡,收受了贿赂,必须严查到底!

臣请立即停李逸官职,召他速回京师接受调查·······”

这个姓韦的一张嘴说个不停。

“你闭嘴,”

皇帝却很不耐烦的打断了他,

韦御史愣住,皇帝怎么能在殿上这样斥责臣子,他都是为了朝廷,为了江山社稷,

“陛下,臣,”

“闭嘴,”李渊怒指着他,“李逸在河东前线为朝廷征战讨伐,接连立下大功,挽救了危局,

你有什么资格无凭无证就这样攻击诬陷?

来人,把此人拖出去,夺职,流放嶲州!”

“朕让你当御史,是让你监察朝纲官纪,不是让你红口白牙的胡乱诬陷功臣,”

韦御史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这一下子就触及到了皇帝的逆鳞了。

李逸难道是皇帝的私生子?

可李逸不是李芝的私生子吗?

皇帝用的着对李逸如此偏袒吗,他身为御史风闻奏事有何不可,就算说错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