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上梁酒宴 (第3/3页)
自己就行。
把椽子铺好在梁上,再把准备好的黄背草一点点的苫上去,这活干起来也快,几天时间每间屋子的顶就都苫满了。
最后一道工序,就是把胡基墙再刷一遍,
把黄土、铡碎的麦秸和从稻田边挖来的白土泥混合,用来涂抹墙面,
这边抹墙泥,那边修围墙。
剩下的胡基围着东院圈起来一亩多地,这次没动的西院也围了起来,中间留了个门两院相通,
西院的屋墙也都推倒清理了,现在围起来,以后可以暂时当成个菜园子,种点蔬菜也方便。
东厢房边修了个小耳旁做茅厕。
整个院子还是很大的,占地一亩多,有个很大的庭院,就是显得有点空,也没有如大户人家一样修连廊把几个院子连起来,
水井暂时没打,门窗也还没做,屋里家具也没有。
三娘和兰香过来送水,看着这新修好的屋院,为李逸高兴,“接下来就是请木匠打门窗,打床榻等家具,”
兰草在旁边补充,“还要请毡匠给擀床羊毛毡,睡的才舒服。”
李逸也道,“我觉得还是得打口水井,这样用水方便,省的去郭庄或是罗家堡的水井挑水。”
“厨房灶台也要打,”李逸不满意现在草棚里那个火塘,三块石头垒成的灶,太简易了,既不能排烟,火力也小,浪费柴火。他打算修个省柴的无烟柴火灶,最好是那种可以放大小三口锅的那种,
不过这样一来,就还要买铁釜。
现在铁锅价格好像有点很贵,
打门窗打家具打水井打灶台,各项开支都不小,李逸手里头倒是还有些黄金,但也不能坐吃山空,
得再想点进项了,也不能只指望那几十亩地的收成。
兰香有些羡慕的看着这大院子,虽然还只是家徒四壁,但对于现在仍只能住在稻地草棚里的她来说,这房子甚至比她家以前住的土窑洞都好太多了。
“阿兄,你这里还缺一样东西。”
“啥?”
“还缺一个嫂子,”兰香拉着三娘的手,“其实这就有个现成的呢,”
三娘红了脸,甩开兰香的手慌忙跑了。
这段时间,三娘每天除了起早贪黑帮家里做豆腐,大多数时间都在帮李逸做饭,还帮他洗衣,一有时间还帮李逸管理稻田。
唐代传统廊院式样之一
(本章完)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