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 多尔衮:本王的计划十分完美,根本没有破绽! (第2/6页)
有了这件事情,这些小事儿朱慈烺压根就不在乎。
接下来的几天,朱慈烺全身心地投入到御驾亲征的准备工作中。
他深知此次出征意义重大,关乎大明的兴衰存亡,因此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。
他先是在东宫召见了内阁和六部尚书,然后交代了一些自己和崇祯离开京城之后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。
首先就是这个月郑家从海上运送的粮食就要送到大明了,按照之前的计划,这批粮食会直接送到天津港口,到时候需要兵部和户部去接收。
接收的时候,必须当面付清银子,不得拖欠,更不能用什么大明宝钞之类的东西结算!
毕竟郑家这次本来做的就是亏本买卖,不能让他们再亏了。
除此之外,还有那十万亩即将成熟的红薯和土豆,这可是大明的救命粮。
到时候户部和兵部需一同加派人手,加强监管,确保红薯和土豆收获之前不出什么乱子。
另外就是关于城外灾民的事情,必须严格按照朱慈烺之前交代的方法执行,确保不会发生瘟疫。
对于朱慈烺所交代的这些事情,内阁和六部尚书自然也都是满口答应了下来。
事实上就算朱慈烺不说,他们也不会忘了。
不过随即,他们又是一脸的无奈。
因为朱慈烺居然也要跟着崇祯一起去辽东!
自古以来,哪有皇帝和太子同时御驾亲征的道理?
向来都是皇帝御驾亲征、太子负责监国的。
可是眼下他们都要去辽东,这万一有个闪失,大明的江山社稷可怎么办?
但这些话,他们只能憋在心里,谁也不敢说出口。
毕竟谁都清楚,这位太子爷决定的事情,可不是他们这些臣子可以改变的。
除了这些,关于兵力的调配,朱慈烺也早已做好了周密的规划。
此次出征,兵力包括净军两千、锦衣卫三千、腾骧五卫一万、白杆兵一万、京营三万,合计五万五千兵马。
若是加上仪仗队、厨师、御医之类的随从,人数将近六万。
其余兵力则留守京城,确保京城的安全稳定,以防敌人趁虚而入。
此外,还有一部分勋贵也将随行出征,张世泽便是其中之一。
朱慈烺还给了他一个建威将军的头衔,让他率领三千兵马。
本来按照惯例,皇帝御驾亲征,朝中的大臣们多少也是要随行的,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兵部尚书!
不过考虑到李邦华年龄太大,实在不适合长途跋涉,再加上了朱慈烺早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,也不需要人商议,所以此次朱慈烺没有带大臣们随行。
只是怕崇祯路上孤单,然后给他找了几个御史。
终于,又过了两天,出征的队伍一切准备就绪。
出发前,朱慈烺照例给每对位将士赏赐了十两银子。
崇祯得知朱慈烺给将士们赏赐银子后,一时间心疼不已。
因为他觉得现在国家战事吃紧,正是用钱的时候,如此大手笔的赏赐实在是太过浪费。
但朱慈烺却只是笑了笑,并未多言。
因为他知道,打仗本就是烧钱的事情,这点赏赐与将士们在战场上的付出相比,简直微不足道。
而且,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这些赏赐能够极大地鼓舞将士们的士气,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奋勇杀敌。
此次出征与之前两次不同,为了更好的鼓舞士气,激发将士们的斗志,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。
誓师大会结束后,大军从正阳门出发。
而京城的百姓们也早已从大明日报上得知崇祯御驾亲征的时间,纷纷自发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