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4.第144章 虎丘大会 (第1/2页)
春天不是读书天。
连日春意盎然,内舍学生纷纷出城游春,吴山看春树葳蕤,画船听细雨缠绵,乃至多有人托故逃课的。
先生们见了好大气力,学生却不领情,未免沮丧自弃,自怨自艾,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,少小不努力,老大做教习,先生们讲课也变得有气无力了。
王恒从不敢缺席逃学,那些逃课的同窗,人家的老子有钱,他的老子只会钱,然而内心亦向往游荡玩耍,于是昏昏欲睡,事倍功半。
午间斋夫来报,有一位太仓来的张五老爷,奉了贵府上亲长的命,来探一探王恒,正等在紫阳书院正门斜对过的吴宫茶馆里,请王恒出去相见。
张五老爷,王恒转念一想,大约就是张西如了,便整了整衣袍,赶忙快步出门。
茶馆门口,站着个灰衣老仆,见王恒身着紫阳书院的蓝袍,便上来见礼道:“敢问是王七公子否?我们五爷在二楼雅间等。”
王恒颔首,老仆便领他朝里厢走。
到了雅间,里面却空无一人,王恒四处张望,却见有个青年男子立在东窗下,凝望着前方的报恩寺塔发呆。
老仆禀道:“五爷,王七公子到了。”
王恒默然,半晌道:“先太夫人能追授诰封,总算是告慰了她的在天之灵。”
再次拱手作别。
王恒被人声鼎沸吵得昏头昏脑,似乎记得陈大樽是个俊逸的豪侠公子,而吴竹亭却是个矮胖子,此外人数太多,均是点头作揖为礼,根本记不住谁是谁。
“你的义弟是?”王恒今日见了许许多多人,根本记不住面孔。
大家众星捧月般围着张西如,张西如雄辩滔滔,说得众人心服口服。
只见面前来了一个熟人,正是那日出现在袁山长经义斋的年轻江湖人,他朝王恒抱拳道:“王七公子,我义弟请你去虎丘山下歇马凉亭相见。”
此外,又选出各地会首,副会首,王恒听了一阵,只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,吴县副会首李虚谷,莫不是梅会上的李秀才?
张西如阐述兴社要旨,乃是切磋学问,砥砺品行,紧接着与会士子登录名册,人数众多,直到天近黄昏都还没结束。
闲谈了几句,张西如便叫王恒回书院,下午仍旧该好生听课。
王恒撩袍便要拜倒,张西如连忙搀起,不敢受他大礼,笑道:“七郎请起,想必是阁老大人说让你拜在我门下,元翁却忘记了,早年我在家乡,元翁已经收我做记名弟子了,我怎好厚颜做你先生,你我兄弟相称方好。”
王恒头晕眼,见张西如忙得不亦乐乎,便欲自行离去。
王恒道:“西如兄在姑苏城哪里落脚?”
正午前赶到虎丘,将青驴牵在山下歇马凉亭,王恒拾阶而上,但见读书人打扮的士子络绎不绝朝山上赶去。
午后大会正式开始,王恒便在千人石靠边坐好。
三日后,碧空澄澈,景物清华。
张西如深深地看了王恒一眼,道:“所以,我想要让世道变得好一点。”
王恒赞许地点头,道:“很好,我也这么想。”
年轻人笑道:“我的义弟是李虚谷李秀才,他讲我报了姓名,王七公子必定会去。”
先是选出社魁,当仁不让就是张西如。
俩人步出吴宫茶馆,张西如目送王恒朝对过书院走去,王恒行了几步,回首见张西如又遥望着报恩寺塔走神,便缩回来,笑道:“西如兄对报恩寺塔有兴致?赶明儿让我陪兄长去逛逛。”
张西如点头道:“这样也好,来日方长,等下半年咱们在南京国子监再朝夕相处,三日之后虎丘大会,七郎一定要来千人石赴会,我给你介绍认识几个好友,陈大樽,吴竹亭他们,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