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0章 这皇帝,做得还行? (第1/2页)
“道衍师父这是何意?”</br>“末将跟随王爷数年,鲜少见过他如此生气,这显然是很不对劲的,道衍师父拦着末将做什么?”</br>丘福面上露出不解之一,蹙眉问道。</br>道衍和尚单手负后,一袭玄色袈裟在校场上的皑皑白雪之间格外打眼,神色淡然地站在校场入口,挑了挑眉道:“殿下心中之志早已明了,他是北疆的虎,亦会是逐鹿天下的王,已经无需你我再多言。”</br>“殿下如此生气。”</br>“无非就是私宅里那位已经表明了态度,默认应天府的新帝坐着那个位置罢了,甚至乎……私宅里那位还想让王爷也认可此事。”</br>丘福深吸了一口气,不敢置信道:“陛……那位居然直接准备放手!!?”</br>道衍和尚道:“意料中事。”</br>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事情,道衍和尚都看在眼里。</br>朱元璋作为皇帝,自然希望大明江山稳固。</br>洪武大帝在朝臣眼里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,可在道衍和尚看来,这所谓的「暴君」所做出来的每一件暴虐之事,其背后都藏着智慧、权衡。</br>现在的大明,的确渐渐稳固下来了,纵然这结果是小皇帝背后之人搅弄出来的,可结果就摆在他的眼前,而真正坐在皇位上的,真正在慢慢被百姓认可、拥戴的,都是他那个孙儿,都是朱姓儿孙。</br>如今这种情况下。</br>他要保持现状还是掀起战争?不难选。</br>而一向自持、稳重的燕王,在北疆吹了这么多年的风、沐了这么多年的血,能让他失态成现在这样的,也只有这唯一的一件事了。</br>“那王爷他……”丘福欲言又止,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,他忠于朱棣、也和朱棣亲近,自然了解朱棣,此时听道衍和尚这么说,难免担忧。</br>却听旁边的道衍和尚不急不缓地道:“杞人忧天,你的主子何曾是一个软弱之人?咱们手里又不是只有私宅里那位这一张牌。”</br>若是之前,或许他还会担心朱棣有所动摇。</br>但是现在。</br>他在朱棣眼里只看到了决然、锋芒与烈火。</br>丘福面上也露出释然之色,点了点头,满是自信地应道:“殿下英武非凡,多少次带着咱大明儿郞直面残元铁骑?从来没有谁能击垮他!”</br>说话的同时。</br>他骄傲地抬起眸子看向了校场上那肩膀宽厚、英姿飒爽的男人,眼里充斥着崇敬与仰慕。</br>……</br>话分两头。</br>应天府,紫禁城,乾清宫。</br>随着年关将近,便是一贯肃穆、幽深、冷清的皇宫里也开始张灯结彩,多了几分烟火气息。</br>朱允熥披着一袭狐裘大氅。</br>依旧一日不落地要来看看自己的宝贝番薯藤。</br>马三宝面上带着喜色,慨然叹道:“这第二茬红薯藤种下去,也已有一月的时间了,藤发得密密麻麻,长得可比第一茬红薯壮实多了,您看,这藤茎都粗了,叶子也更大。”</br>朱允熥双手负后,满意地点了点头,看着这第二茬的苗顺利长起来,既放心,又有种十足十的成就感,淡笑着道:“第一茬种下去的都只是些奄奄一息的细苗,红薯个头也不大,这第二茬的种比第一茬健壮多了,长得当然也会更好。”</br>种到现在,他一颗心也算是揣回了肚子里去了。</br>培育繁衍出这么多。</br>至少,已经基本不会出现意外了。</br>听到朱允熥的话,马三宝目光一阵发亮,道:“陛下说过,这地底下的红薯,到了后期,最关键的就靠上面这些藤蔓叶子给底下输送养分,这样才会迅速膨大,说不得,这产量比上一回还要夸张!”</br>他跟着朱允熥把上一茬番薯种起来,这一茬番薯则是他负责一手拉扯大的,此刻自然是打心眼儿里高兴。</br>朱允熥在后院左右走了走,大致看了一眼这一片红薯藤的生长情况。</br>便转头朝前殿的方向回去,准备去把奏疏批一批。</b
↑返回顶部↑